SHEIN被法国罚款3.37亿元跨境电商平台的欧洲“退路”迎来强监管

表面是降价打折的“极致性价比”,实则是系统性误导消费者的商业欺诈。以低价优势拓展全球市场的跨境电商巨头SHEIN(希音),近日收到来自法国政府的4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37亿元)巨额罚款,创下法国同类案件罚金最高纪录。

当地时间7月3日,法国市场竞争、消费和反欺诈总局(DGCCRF,下称法国市场竞争总局)在官网宣布,与SHEIN销售公司Infinite Style E-commerce LTD(ISEL)达成和解,因其在官网上提供虚假的折扣信息和无法证实的环保声明,对其罚款4000万欧元。

对此,SHEIN方面表示,此次调查发生于2023年,SHEIN方面于2024年3月获得法国政府通知,已在2024年5月完成调整,而且这些调整“没有影响最终面向消费者的商品价格”。

据悉,法国监管机构此次调查耗时近一年,覆盖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期间SHEIN数千种商品的价格和折扣比例。

法国市场竞争总局的调查追踪发现,SHEIN在法国官网平台上57%的促销里,产品实际没有任何降价,19%的降价幅度低于广告宣称的数额,宣称“5折”的商品实际降幅不足30%。

更过分的是,11%的商品在打折前竟然先抬价,再以“折扣价”出售,给消费者造成“捡到便宜”的优惠假象。这种做法直接违反了法国《消费者保护法》,该法规要求商家提供的任何价格折扣,都必须基于促销前30天内的最低销售价格。

除了虚报产品价格折扣,法国市场竞争总局还表示,SHEIN宣称“evoluSHEIN”系列使用“可持续材料”,却未说明该系列服装不可回收;标榜“碳中和目标”,但2022-2023年实际碳排放数据与宣传目标严重不符;宣称自己减少了25%的温室气体排放,却无法证明该环保声明的真实性。

SHEIN自2015年进入法国市场后,凭借低价策略迅速崛起:服装和鞋类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2%跃升至2024年的3%,年销售额增长十倍,男性客户比例从16%飙升至45%。

法国政府对SHEIN的此次巨额处罚,也揭露了SHEIN商业模式的灰色地带:为维持低价优势,长期依赖先涨价再打折的“心理操控术”,甚至被曝使用劣质材料降低成本。

同时这也意味着SHEIN在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市场正遭遇更严格的监管。

就在SHEIN收到法国巨额罚单的同一天,欧盟议会正在讨论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包裹加征2欧元税费的提案。

2025年2月5日,欧盟委员会联合成员国消费者保护机构Consumer Protection Cooperation Network(简称CPC)对SHEIN展开联合调查,原因是其涉嫌违反欧盟消费者保护法。

次日,欧盟委员会又向SHEIN发出了信息请求(RFI),要求SHEIN提供内部文件以及关于平台上非法内容和商品风险的更详细信息,涉及算法的透明度、研究人员获取数据的途径等;并要求SHEIN提供详细信息,说明其为缓解与消费者保护、公共卫生、用户福祉相关的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有关用户个人数据保护的详细信息。

5月26日,上述调查进一步升级。欧盟委员会与CPC发声明称,SHEIN存在六项违反欧盟消费者保护法的行为,包括提供虚假折扣,用虚假的购买截止时间向消费者施压促成交易,未按照法规处理退货和退款,在环保信息上提供虚假或误导性信息,以及消费者难以联系SHEIN进行投诉等。

欧盟要求,SHEIN在一个月内回应其调查结果,并提出整改承诺,如未能解决问题,欧盟各国可采取执法措施,包括根据其在各国的年营业额对其罚款,以确保合规。如果SHEIN未能解决违规行为,可能会面临欧盟29国市场年销售额4%的罚款。

在环保问题方面,意大利市场监管部门也曾对SHEIN启动调查,这充分说明SHEIN的环保声明在欧洲多国存在信任危机。

在英国,SHEIN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今年6月,每日电讯报报道,SHEIN 因涉嫌在英国非法逃税而遭到英国高等法院的诉讼,称其在廉价服装销量飙升之际,将包裹从中国空运到英国客户时犯有海关和增值税欺诈行为。

欧洲市场的大门并未关闭,但门槛已显著提高。那些曾经依赖低价包邮、快速周转的跨境电商平台,如今必须在欧盟复杂的监管迷宫中寻找新的生存法则。

受美国关税以及强监管的影响,2024年以来,SHEIN加紧拓展欧洲等其他市场,降低美国市场权重以平衡风险。欧洲是少数消费力能与美国媲美的市场,也被视为跨境电商平台们的“退路”。

虽然美国依然是SHEIN的最大市场,但过去一段时间,SHEIN的增长大部分是欧洲市场贡献的,而且客单价也不比美国低。

只不过,欧洲市场“既严格又散碎”,虽有欧盟但并非大一统市场,且很多法律法规并不通用,比如德国、法国、西班牙都有各自的《包装法》,法律、环保、劳工等各方面的合规问题,都是跨境电商平台进入欧洲市场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投入成本。

据路透社报道,SHEIN已经放弃伦敦IPO计划改道香港,已采取在香港进行“保密递表”方式,向香港证监会提交IPO草案,目标是2025年年内在港上市。

这说明一直强调全球化公司形象的SHEIN,一旦去香港上市就等于默认了“中国背景”,其在欧洲市场遭遇的一系列强监管也就只是开始了。

当地时间7月3日,法国贸易部长Véronique Louwagie在一场活动上对外透露,针对SHEIN的“其他独立调查正在进行中”,但拒绝透露更多细节。

这对于SHEIN来说,首当其冲的就是品牌信任危机,其在全球的业务扩张也将受到影响。接下来的香港IPO计划,也将充满不确定性。

来源:哆啦财经

编辑:Sharon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领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