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遭遇片方“秋后算账”?版博会热议网络视频授权如何破局

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3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已经达到10.26亿人。

此前一度因版权对峙的长短视频平台纷纷握手言和,走向合作共赢,但中小短视频创作者依旧饱受版权之困,“向谁要授权,买不买得起版权”的老问题仍未解决。

1123日至1125日,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3国际版权论坛在成都举行。1124日分论坛“网络视频版权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专家热议网络视频版权话题。各方呼吁建立集中授权机制,设立合理的收费标准,帮助让各类创作者解决版权问题,促进网络视频行业健康发展。

“我们需要清晰的授权机制,不管付费还是免费,只要合理、透明一些就行,这很迫切。”一位MCN机构运营者说道。

短视频用户突破10亿,长短视频平台“握手”共赢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截至20236月,我国短视频领域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0.26亿人。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基础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晖长期观察研究短视频行业发展。她认为,短视频已经开启传媒业的新一轮变革,这次变革不可逆转,是一次颠覆性变革,甚至随着元宇宙的概念和ChatGPT的成熟,无屏幕时代并不遥远。

赵晖谈到了今年火爆出圈的电视剧《狂飙》。《狂飙》播出期间主话题的短视频播放量达到240亿,相关话题的短视频播出量也有175亿。聚集讨论不仅有社会正能量议题,甚至包括主角高启强的走路姿势和眼镜品牌,实现了垂类化生产破圈性传播,而这一破圈性传播正是依靠短视频平台的破圈。

据南都记者了解,尽管对于时下影视综艺作品的宣发而言,短视频平台俨然一块兵家必争之地,但此前长短视频平台版权之争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20214月,苦于屡禁不止的短视频盗版问题,5家头部视频平台、70多家影视传媒单位和500余名艺人发布联合声明,抵制短视频搬运、切条等侵权行为,将原本暗流涌动的版权斗争推向幕前。

一直到20223月长短视频平台才首度实现破冰,抖音与搜狐视频达成长短视频合作,随后7月抖音又拿下“长视频三巨头”之一的爱奇艺版权。

今年4月,这场“长短之争”更是迎来重要拐点。频频因为版权问题对簿公堂的抖音与腾讯视频宣布达成合作,将围绕长短视频联动推广、短视频衍生创作开展合作。

对于长短视频平台的“握手言和”,版权方代表、星莲影视营销宣传商务总监高圆感受最为直接。

以星莲影视出品的热剧《长相思》为例,高圆提到,片方和长视频平台共同对短视频作内容授权。短视频创作者可以对正片内容创作剪辑,美妆博主能做剧集仿妆,用户也可以模仿名场面,让片方跟观众有了更多的互动形式。此外,短视频平台也给予片方很大的流量支持,并为剧集运营时提供指导,帮助剧集在短视频平台更加火热。

“现在很多人都是因为短视频内容而关注到这个项目,然后去长视频平台看我们的剧,给我们带来很多的观众。”高圆肯定了短视频对于剧集推广的积极作用。

想买版权不知找谁,创作者甚至遭遇版权方“秋后算账”

而正当平台巨头化版权干戈为玉帛之际,中小创作者依旧困在版权的漩涡之中。

影视娱乐博主、“默默有闻”账号创作者陈城汶从实际创作经历出发,吐露了创作者遭遇版权方“秋后算账”的困境。某部剧或者某部综艺上映前期热度不高时,短视频博主基于肯定作品质量而非商业目的,自发二创来宣传推广,此时版权方不会谈侵权问题。但等到剧集热度起来以后,某些版权方便开始“秋后算账”追究二创博主的法律责任。

“秋后算账,听了觉得后背发凉,太多这种事了。”对此,拥有毒舌电影、Sir电影、柳飘飘等影视娱乐头部 IP的广州有好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窦苗也深有感触。

比如新片宣传,高窦苗谈到,“有时候版权方提出宣传需求,但因为出具授权文件比较麻烦,示意创作者先创作再说。创作者拿不到完整片源只能用公开宣发素材创作,严格来说不存在侵权问题。但作品播出不久后,平台却接到侵权违约通知于是下架作品。面对花费了许多心血的作品,我们只能找客户补一个授权文件把视频‘追’回来,但授权文件时给时不给,导致不少作品都被浪费了。”

“我们拥有版权的作品,签约的创作者可能不喜欢或是用不上,我们也很为难。”他谈到,创作者的创作逻辑是根据当下社会实践寻找有关联的作品,而非依照MCN机构拥有的版权片单进行创作,这也成了MCN机构时常面临的尴尬局面。

此外,高窦苗还提及版权包括转播权限、二创权限和商业化权限,MCN机构不仅要购买二创权限还得购买商业化权限,价格从几千到几万甚至十几万不等,“一个小创作者一条广告就挣四千块钱,我们能收他们多少钱呢?”

“整体而言,我们想买版权不知道去哪买,一旦没买,回头就可能有人告你一把,有时还分不清对方是谁,可能是长视频平台、版权商、发行方,还有第三方维权的。我们需要清晰的授权机制,不管付费还是免费,只要合理、透明一些就行,这很迫切。”高窦苗坦言。

陈城汶同样期待建立其集中管理或授权机制,设立合理的阶梯性收费标准,帮助让独立创作者解决版权问题,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多方呼吁构建视频集中授权机制,实现共享共治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文化娱乐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文杰分析,集中授权机制主要源于在著作权或者作品的利用领域的一对矛盾,即作者或权利人基于作品实现利益与使用者之间的矛盾。

简要理解,当作者想要实现权利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去寻找使用者。使用者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权利人也存在很大的困难,而集中授权机制能够实现权利人与使用者的对接,大量节省交易成本。“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后,集中授权机制的必要性变得更加突出。”刘文杰说道。

10亿人做短视频,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拿着手机去街上拍一手的原创素材,更多时候大家都是在搞二创,正如大禹治水,堵不如疏。”赵晖说道。

赵晖强烈呼吁版权拥有方共同建立一个基于区块链机制驱动下的版权付费的共享公治共建平台。这个平台将不限于权利拥有者和使用者之间,还包括各种渠道方等相关法律各方的共享共治。

刘文杰认为,要建立一个有效、公正、公平的授权机制,可能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是平等协商,权利人与平台或者其他集中授权者达成一个相对合理的授权机制;其次是充分的信息沟通,双方在平等信息沟通的基础上,不能隐瞒有关作品权利和作品使用的情况。第三要有一个广泛的授权,允许用户在各种场景上进行使用,才能有助于授权机制的顺畅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赵秀玲出席论坛并作总结发言。

赵秀玲强调,网络视频版权产业正蓬勃发展,对于视频行业乃至整个互联网产业而言,版权至关重要。在版权的保护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关部门、集体管理组织发挥作用,也需要强化各大平台的版权责任,实现政府监管,司法保护,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共建共治共享版权生态,为文化强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反垄断前沿

编辑:Sharon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领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