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坎用地沟油?别慌!反正你吃的那一家不一定是真的
90%的小龙坎都是假的,你敢说你吃的是真的吗?
今天,中国裁判文书网又贡献了一则热搜 #小龙坎一门店两年制售2吨地沟油#,看到热搜的小伙伴,手里的火锅瞬间就不香了。
虽然事件是发生在陕西榆林,但小龙坎毕竟属于连锁店,喜欢小龙坎的朋友难免会心慌慌,万一自己吃过的哪一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光是想想都觉得难以释怀。
据判决书显示,2017年5月至7月,苏某涛指使店内采购员、厨师在火锅店厨房内,用油水分离器将顾客就餐后的火锅锅底分离出废弃油脂,高温加热后,加入辅料制作成红油(地沟油),负责配锅的厨师把加工好的红油制作成火锅锅底,再卖给顾客。
作为火锅界的网红,小龙坎官方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立即发布声明表示,2019年小龙坎已积极配合事发当地部门处理此类事件,公司更在不断强化、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一旦核实门店存在油料食安风险,直接取消授权、终止合作;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立即向当地监管部门做报警处理。
声明称将对加盟店进行360°无死角监控,并且有总公司24小时监管,利用APP进行强化管理。
虽然官方的道歉很有诚意,但是这已经不是小龙坎第一次被曝出地沟油问题了。2018年,网上就有曝光小龙坎在吉林、哈尔滨、江西的3家门店把残羹剩饭带回后厨,利用大桶进行收集底油,以及存在肉类即将过期、餐具不消毒等问题。
但是,你可能“有幸”从未吃到过正宗的小龙坎。
请认准以上店招为正宗的网红火锅小龙坎,当然更加靠谱的方式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询所在地的连锁店。
2015年4月,小龙坎春熙路的开业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并被媒体称为成都餐饮界的一匹黑马。随着名气增大,小龙坎也开始遭遇了巨大的苦恼——仿冒店层出不穷。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强大的曝光量导致带着各式前缀和后缀的“小龙坎老火锅店”开始出现,许多店不仅从装修到店面都相似(“康师傅”vs“康帅傅”),即便是小龙坎自己的员工,看到都不一定第一眼能辨别出来。
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7月26日至8月16日期间,连发10条微博称很多小龙坎火锅店均不是直营店或加盟店,而是“高仿”、“仿冒”的,然而,这些“高仿”和“仿冒”的说法,引来了业内其他“小龙坎”们不认同的声音。虽然成都小龙坎餐饮确实是将“小龙坎”变成爆款的本尊,但因为未拥有“小龙坎”商标,也只能被怼的哑口无言。
其实早在2014年6月,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就委托代理机构申请注册“小龙坎”商标,一年多后通过核查,发现该代理机构因未缴纳相关规费,导致商标未被受理,从而未取得实质性结果,可见找一家靠谱的代理机构多么重要!遂更换其他团队重新申请注册“小龙坎”商标。但是在此期间,多家公司抢注“小龙坎”商标,使得该商标使用存在争议,小龙坎陷入商标争夺战。
小龙坎其实是重庆沙坪坝区的一个街道名,可以被注册,并且一旦这个商标注册成功,那么无论是附属的”老火锅“还是“成都、重庆、巴人、巴蜀”这些词,都不具备使用“小龙坎”商标的权限。但是即便是拿到了合法商标,不论是后期发律师函、整改也好,还是走诉讼渠道,都存在一个“谁主张、谁举证”的要求。也就是说,后期的维权仍是一个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过程。
对于没有及早注册商标导致商标之争,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也是追悔莫及:当时只想以“小龙坎老火锅”的名字做一家小火锅店,但是没有想到做得这么好。由此,不要把对商标的投入看做开店的成本投入,应该用“投资”的认知来看待商标这个事情。毕竟,商标保护的是品牌的合法性,而品牌厚积薄发产生的巨大能力才是最大的无形资产。
终于在2018年1月,小龙坎在官网发出声明,称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获得了“小龙坎”商标。
但因为这个商标在注册成功之前就具有非常大的市场使用量,如果按照侵权的认定,执行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目前市面上还是有很多假的小龙坎存在,那么今天的地沟油事件,你也许可以放心了。
今天,中国裁判文书网又贡献了一则热搜 #小龙坎一门店两年制售2吨地沟油#,看到热搜的小伙伴,手里的火锅瞬间就不香了。
据判决书显示,2017年5月至7月,苏某涛指使店内采购员、厨师在火锅店厨房内,用油水分离器将顾客就餐后的火锅锅底分离出废弃油脂,高温加热后,加入辅料制作成红油(地沟油),负责配锅的厨师把加工好的红油制作成火锅锅底,再卖给顾客。
作为火锅界的网红,小龙坎官方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立即发布声明表示,2019年小龙坎已积极配合事发当地部门处理此类事件,公司更在不断强化、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一旦核实门店存在油料食安风险,直接取消授权、终止合作;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立即向当地监管部门做报警处理。
虽然官方的道歉很有诚意,但是这已经不是小龙坎第一次被曝出地沟油问题了。2018年,网上就有曝光小龙坎在吉林、哈尔滨、江西的3家门店把残羹剩饭带回后厨,利用大桶进行收集底油,以及存在肉类即将过期、餐具不消毒等问题。
但是,你可能“有幸”从未吃到过正宗的小龙坎。
2015年4月,小龙坎春熙路的开业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并被媒体称为成都餐饮界的一匹黑马。随着名气增大,小龙坎也开始遭遇了巨大的苦恼——仿冒店层出不穷。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强大的曝光量导致带着各式前缀和后缀的“小龙坎老火锅店”开始出现,许多店不仅从装修到店面都相似(“康师傅”vs“康帅傅”),即便是小龙坎自己的员工,看到都不一定第一眼能辨别出来。
其实早在2014年6月,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就委托代理机构申请注册“小龙坎”商标,一年多后通过核查,发现该代理机构因未缴纳相关规费,导致商标未被受理,从而未取得实质性结果,可见找一家靠谱的代理机构多么重要!遂更换其他团队重新申请注册“小龙坎”商标。但是在此期间,多家公司抢注“小龙坎”商标,使得该商标使用存在争议,小龙坎陷入商标争夺战。
对于没有及早注册商标导致商标之争,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也是追悔莫及:当时只想以“小龙坎老火锅”的名字做一家小火锅店,但是没有想到做得这么好。由此,不要把对商标的投入看做开店的成本投入,应该用“投资”的认知来看待商标这个事情。毕竟,商标保护的是品牌的合法性,而品牌厚积薄发产生的巨大能力才是最大的无形资产。
终于在2018年1月,小龙坎在官网发出声明,称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获得了“小龙坎”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