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璞:外观设计保护与新车型开发

内容摘要:随着产业的逐渐发展,汽车的整体设计,包括颠覆性的外观设计变得越来越难,局部创新慢慢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021年7月22-2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2021年中国汽车创新大会”在吉林省长春市隆重召开。创新大会以“创新引领未来,科技改变生态”为主题,围绕汽车技术协同创新、创新生态打造、“卡脖子”技术与前沿关键技术研讨、投融资服务与技术转移、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运营等热点议题展开研讨,共话汽车未来。大会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外观设计审查部副主任 张璞发表了题为“外观设计保护与新车型开发”的主旨演讲。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外观设计审查部副主任 张璞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张璞,目前从事外观设计专利审查工作,今天带来的主题是《外观设计保护与新车型开发》。上午咱们主办方发布了一个“2021汽车专利创新指数”,那个排名是从技术创新角度围绕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展开的,今天下午正好给大家弥补外观设计专利这方面更多的介绍。应该说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外观设计专利价值带来的产品的附加值与日俱增,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今天上午那么多民族重头车企的宣讲中都提到了要围绕着溢价车型,来进行超越技术价值本身更多炫酷类高端车型的开发的原因之一。

今天的主题围绕四个方面进行:国内外汽车相关外观设计保护概况、外观设计保护中的常见及热点问题、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策略、汽车相关外观设计发展趋势。

汽车产业是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也是参与国际化竞争最高的产业之一,产业链非常长,消费拉动大,就业面非常广。随着大众百姓对审美的要求,汽车设计成为汽车整体保护中很重要的一张王牌。尤其是近两年随着设计软件发展,包括互联网新技术发展等,对设计都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包括汽车生态甚至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首先来看整车设计近五年在我国进行外观设计专利布局的排名分布(数据来自incoPat网站)。中国国内企业因为市场主体比较活跃,创新比较多,首当其冲排名第一。其次是德国、日本、美国、韩国这几个国家分居在二、三、四、五的地位,可以看出全球背景下,依然是传统老牌的汽车集团实力雄厚,全球化布局非常活跃,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

汽车产业发展与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和行业政策等因素息息相关,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和国家经济调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产业布局,可以看到,近五年来,在2017年我国整车外观设计数量布局达到顶峰,2018年、2019年有一个小幅的下降,2020年又出现小幅上涨的态势。总的来说和我国发展比较吻合的是日本和美国,这些都与各国的整体经济和政策环境有一定的关联。欧盟、韩国从2018年开始受一定的市场或者经济发展影响,现在有一个缓慢下降的态势。

围绕整车布局,我们来看近5年内排名前15的行业企业。排名第一的是大众汽车公司,接下来就是日本的丰田,前两名暂时还没有我国的汽车企业。总的来说,德国大众、日本丰田、美国福特、韩国起亚是仍然比较强劲的布局企业,在排名单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的长城汽车、比亚迪、上汽、长安、奇瑞汽车,作为国家民族品牌的引领者,也在积极围绕外观设计专利布局进行布局,有了一定不俗的表现。

随着产业的逐渐发展,汽车的整体设计,包括颠覆性的外观设计变得越来越难,局部创新慢慢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里分享了配件类的外观设计在中国的布局情况。可以看到,除了我国以外,像日本的住友、爱信、德国的博世、大陆等企业,仍然是配件类外观设计布局特别发达的企业。配件业的发展实质上也是支撑汽车整车产业发展更重要的一个基础性、储备性的细分产业。

同时,内饰类外观设计也是汽车设计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2016年我国汽车内饰类外观设计不到150件,到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数据来看增长很快,在这种外观设计专利布局中人们突破传统对汽车方向盘、单个座椅的保护,更多是集成化整体布局,来更好的改善用户体验,提升外观设计对汽车带来的更多品牌价值。

接下来我们来看外观设计保护中常见的问题,我将重点围绕外观设计审查中的清楚表达、汽车外观设计后期确权怎么样确定实质相同的标准,及今年新专利法修改之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局部外观设计放开了保护这几方面给大家进行交流。

来看这个关于旅行客车的整车设计,由于产品尺寸比较大,满足清楚表达除了底面的仰视图比较难拍摄到,我们需要提交其他五个面的视图,比如左视图、右视图、后视图包括立体图等等,这个时候才能满足汽车的表达。这个片子当中,如果这辆汽车没有提交俯视图、后视图,将无法确定是否包含有天窗等设计,尾部设计从立体图上也看不到设计内容如何,包括左右视图的完整性,传统汽车整体设计左右是对称的,但是现代设计中左右面可以体现更多不同的个性化设计,因此如果缺少这些必要面的视图,将很遗憾没有清楚的表达整车的外观设计。

接下来看这辆高顶越野车,这是比较完善的形式,它在提交5面正投影视图的基础上,分别从多个侧面提交了多幅立体图,完整的展现了产品各部位不同的设计,这是我们提倡创新主体进行保护时比较好的提交规范。

除了整车设计,对配件类的零部件设计的保护也十分重要,比如这张汽车的后门外板图片,车门包括侧盖等设计,如果只提交主后左右俯仰视图,即使提交了这些六视图也很难体现具体块和面的关系,比如车把手上和车身上有一个倾斜角度,这些细节对车的整体流线型表达,产品的整体外观的视觉外观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提倡在此基础上应当提交剖视图、剖面图等外观细节的补充型视图,更好的进行结构关系和细节表达,达到更稳定的权利保护。

接下来结合路虎汽车的无效案件来阐述外观设计实质相同的判断标准。左边视图我们称为涉案专利,右边为对比设计。涉案专利为路虎公司申请的机动车辆,对比设计为路虎公司在申请日前参加车展公开的路虎极光车型。我用区别一二三展现了左右两辆汽车整车的区别,第一个区别为车辆后部车牌安放的凹陷与行李厢盖表面间的过渡、车尾灯向下至车体后部表面的过渡、及行李厢盖中部的凹陷区域向下至下部区域的过渡这一系列连接的部位。在整车车型非常相近的情况下再看细节,可以看到涉案专利相较于对比设计中的缓坡设计较陡。第二个区别,涉案专利排气筒附近的嵌板的外侧缘大致线形倾斜,而对比设计对应部分呈弧形弯曲。第三个区别就是在右边的对比设计当中有路虎极光的英文字母和椭圆形路虎LOGO的区别。在整车外观设计十分相像的情况下,后续判定两个车型的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者实质相同,更多比较它的相同和不同的设计特征在整车视觉效果上的比重。根据整合观察,综合判断原则,在整体外观设计很像的情况下,要考量区别设计特征给一般消费者带来的整体视觉影响,这个案例中,二者的不同点相对于相同点而言属于一般注意力不能察觉的或者不会注意到的局部细微差异,因此二者构成实质相同的外观设计。

这时车企朋友们会有一个疑问,在整体创新越来越难的情况下,或者整车外观设计布局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下,局部设计的重要性怎么凸显?今年新专利法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带来对局部外观设计的保护。目前新专利法已经公布,但是配套的专利法细则和专利审查指南还未公布。我们可以看看美、日、欧、韩等国家或地区对局部外观设计保护比较成熟的提交方式是什么。目前国外的对局部外观设计的保护提交形式有两种比较常见,一种是透明/半透明的方式,比如左边的这个车辆更多想保护车辆尾部的外观设计,因此用透明的方式对它尾部进行显示,而用不透明的制图形式覆盖了其他不想保护的部分。第二种是虚实结合的方式,用虚线表示不太想保护的部分,实线表示想保护的车辆后面的局部细节。

本次专利法修改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入了本国优先权制度,给予外观设计申请人进一步完善申请、明确保护范围的机会。外观设计在今年6月1日之前只保护外国优先权,也就是说国外企业来华进行外观设计专利布局,他们能主张在国外的在先申请作为优先权的基础,享受最早的申请日期。实际上,在本国优先制度一直没有加入的日子里,国内企业的此种改善型产品外观设计的保护诉求也是越来越强列的。今年6月份加入这样一个制度,对我国的创新主体也是很振奋的一个消息。同时,考虑到产品的外观设计的直观性和设计迭代较快,这个外观设计的本国优先权期限只有6个月,请大家做设计研发的时候,也多考量这个时间。

还有一个想交流的方面是汽车界非常关注的延迟审查制度。对于汽车行业的创新主体来说,这项制度最直接的影响是使得申请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基于商业前景、市场布局等因素考虑申请专利的公告时间,缩短专利公告与产品上市之间的时间差,也有助于新产品对消费者产生最大程度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国外主流的知识产权保护大国采用的主要是延迟公告制度,我国目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第328号令中的规定主要是在前端进行延迟审查请求,满足申请人达到首先抢占申请日,但是可以根据市场后期的布局情况通过延迟审查达到延迟公告的目的。现在来说,还是比较刚性的,延迟期限只有自提出延迟审查请求生效后的一年或二年或三年的选择,而国际上比较灵活的可以按月实行延迟公布,所以很多创新主体也提出了我国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实行按照0-36个月的灵活延迟审查机制。

在工业产权领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有三大国际合作体系。发明和新型领域有PCT途径,商标有国际马德里注册体系,我国还没有迈入到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体系的大门,这个是与外观设计保护有关的一个国际合作体系。近年来,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国内企业想在国外寻求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的意识和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也一直在积极推进海牙协定的加入工作,期待我国很快也能迈入海牙体系的大门。右边这张图表展了示通过海牙协定进行申请的流程,外观设计国际申请可根据申请人的选择,直接或通过申请人的缔约方局间接提交给WIPO后,通过形式审查并在6个月后公布,然后进入指定方进行审查是否需要驳回。 海牙途径和国家途径最大的区别是1和多的区别,海牙体系是申请人如果想要在多个缔约方获得保护,仅需通过向一个局提交申请,使用一种语言、一种货币进行一次国际注册,续展和变更也是同样,而国家或者地区途径则需要分别向多个缔约方提交申请,延伸到货币、注册、续展以及修改也是一样。因此,海牙途径为创新主体提供一种便捷、快速、经济的形式来保护外观设计。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未来的汽车设计趋势也会相应改变。如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新材料、显示技术的发展均会影响汽车的设计,而对应的知识产权制度也需要调整保护思路。传统的汽车行业保护客体不断在进行突破,比如传统的汽车内饰整车是一体化集成的操作,而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完善,将带来全新的汽车内饰设计。比如无人驾驶,甚至没有方向盘,在这里随着用户使用场景的多元化,整体内饰布局设计也将更加丰富。包括随着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虚拟中控台,为汽车驾驶用户提升体验提供了无限可能,汽车的各种操控设计可以通过图形用户界面也就是GUI的布局投影到驾驶员前方的空间中,这些都是汽车产业外观设计中的新兴发展方向。

近几年比较火的CMF设计也将影响着汽车外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CMF是有关产品设计的Color-颜色、Material-材质与Finishing-工艺,多应用于产品设计中对色彩、材料、加工等设计对象的细节处理,已经逐渐成为产品外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冲压、装焊、涂装、总装等工艺的发展对汽车的设计各部分的设计产生影响,如线型可能会更流畅、色彩更细腻。比如这张图片显示了法拉利布局的外观专利,涂料相关技术的发展会改变传统的汽车色彩设计,同一车型,不同色彩的变化,通过相似外观设计申请来保护,其中就得益于顺磁涂料的产生使汽车的表面会产生变色效果,从而对整体视觉产生显著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汽车产业也迎来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要时刻。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我们希望未来的日子里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提升审查效率和质量,更好地为创新主体服务,谢谢大家。


编辑:Shawn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领英

相关文章